凯发k8国际

文献中心

走出肾病防治的9大误区

 目前,人们对于肾病的防治主要存在九大认识误区,这些误区直接影响到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。
  误区一:肾炎是不治之症。肾炎是难治的顽症,肾炎不仅能治,而且绝大多数通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可以临床缓解或完全控制。疗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诊疗是否及时、合理,更重要的是与病人自身的保健措施有关(如饮食、休息等)。
  误区二:肾功能正常即可排除患肾病的可能。肾脏具备很强的储备能力,轻微病变不容易表现出来。只有肾脏损害超过50%才失去代偿能力,表现出肾功能衰竭的症状。
  目前,最常用的肾功能检查方法是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,这两项指标在损害超过50%以上,才会异常升高。因此,肾功能正常也可能患有肾脏病,需由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。
  误区三:尿中蛋白、红细胞多说明肾脏病变严重。尿中蛋白质、红细胞多不一定表明病变严重。要防止过分强调消除蛋白尿、血尿而使用大量药物过度治疗,尤其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。
  误区四:忌盐禁水。民间传说肾炎病人要忌盐百日,在闽南地区流行甚广。其实,“吃盐越少越好”或“禁用食盐”的观点都是错误的。对于没有水肿、高血压和尿量减少的病友,建议“限盐不限水”。每日食盐摄入量为5克,饮食清淡为主,不宜进食咸菜、腌制品等。对于有水肿、高血压或尿量减少的病友,则应该“水盐双限”,即严格限制水和食盐的摄入。每日食盐摄入量为3克。
    误区五:吃肾补肾。有人认为吃动物肾脏可以滋补自体的肾脏,其实这是一个误解。动物肾脏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,但不宜食用,因为这类食物除胆固醇高外,嘌呤成分含量也很高,它们不但不起营养作用,反而加重肾脏的负担,引起不良后果。而且动物肾脏,如猪腰往往有大量重金属(如镉、铝等)沉积,进食后对人体肾脏会产生毒性作用。
    误区六:肾炎患者要少进蛋白。蛋白质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,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。另一方面,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,肾功能障碍时,这些产物排泄受阻,会给人体带来很多不良影响。同时蛋白质中的某些氨基酸,可以使肾脏内血流及压力发生改变,肾功能恶化。
  慢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患者只要肾功能正常,就不能以素食为主,应摄入一些人体利用度较高而对肾脏排泄要求较低的蛋白质,如牛奶、鸡蛋、鱼等。
  误区七:滥用肾毒性药物。由于肾脏血流量极大,每分钟从心脏排出的血液约25%流经肾脏,是人体血液灌注最多的器官,加上肾脏毛细血管十分丰富、耗氧量大、老年肾储备能力减退等因素,药物随血流进入肾脏后容易造成肾脏损伤。当患有肾脏疾病或肾功能减退时,药物更易对肾脏造成毒性反应或诱发免疫反应,加重肾脏损伤。
  误区八:相信偏方。有病乱投医是久治不愈病人的一种心态,偏方治大病也是病人求治心切的一种心理寄托。但肾炎根据临床及病理改变分数十至数百种,不同种类的肾炎其病因、病变性质及轻重完全不同,治疗方法也截然不同,用一种偏方来治疗所有类型的肾脏病显然不合适。
  误区九:中药无毒。中草药肾毒性目前已得到证实,引起肾损害的中药最常见的是木通、防己及其中成药制剂,均含有主要成分马兜铃酸,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肾衰、慢性肾功能不全、慢性肾小管-间质损伤,称为“马兜铃酸肾病”。
 


  • 上一篇:多喝茶对肾脏有好处吗?
  • 下一篇: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诊断标准